是的,事业编制人员有车补 。近期,事业编制迎来了“车补”政策,许多地区已经开始逐步落实这一政策,为事业编制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车补的发放方式和标准因地区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按月打卡发放 :部分地区的事业编制人员车补直接按月发放,与工资一并打入账户,补贴标准与公务员对标,通常在500 - 650元不等。例如,山东省的所有乡镇事业编人员,每月都能拿到500 - 650元不等的车补,普通科员为500元,高级别岗位会更多一点。
-
按次数实际报销 :这种方式相较于按公里数报销更为简单、方便,每月的报销额度一般不超过对应公务员的标准。
-
参照公务员按月打卡 :对事业编人员参照公务员补贴标准发放车补,体现了同工同酬、公平公正。
-
按实际出勤据实报销 :大部分地区事业编人员市内交通费按照差旅费文件规定执行,实报实销、据实保障。
-
按次按距离包干报销 :这种模式在省级单位和部分高校中较为普遍,根据出行次数和距离来报销交通费用。
目前,已经有8个省份明确公布会给事业单位发放车补,分别是山东、河南、陕西、广西、江西、青海、湖北和贵州等。这些省份中,山东和河南已经在部分县区基层单位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推进,主要针对乡镇基层人员。补贴标准基本和公务员一致,一般科员(九级管理岗位)500元/月,乡科级副职(八级管理岗位)600元/月,乡科级正职(七级管理岗位)650元/月。
需要注意的是,车补政策目前主要惠及乡镇(街道)在编在岗的事业编人员,还没有覆盖所有事业编人员,比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教师、医生等,暂时不在发放范围之内。此外,有些车补政策只针对特定岗位,如领导岗和“准公务员”岗位,普通事业编人员和公益类事业单位员工可能无法享受车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