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金新规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调整,涉及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养老金资格认证及计发标准等方面:
一、退休年龄调整
- 男性退休年龄 :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分阶段实施。例如:
-
1965年1月-4月出生的男性,退休时间为60周岁零1个月;
-
1976年12月出生的男性,退休时间为63周岁。
- 女性退休年龄 :
-
干部 :从55岁延迟至58岁,分阶段每4个月增加1个月;
-
工人 :从50岁延迟至55岁,调整幅度为每2个月增加1个月。
二、缴费年限延长
-
自2030年起,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递增6个月。例如:
-
计划2035年退休者需缴满18年社保;
-
短期断缴者需补齐年限。
三、养老金资格认证
- 认证方式 :
-
线上 :通过“掌上12333”APP、支付宝、微信人脸识别,3分钟完成;
-
线下 :社区或社保大厅办理,或预约上门服务;
-
亲属协助 :允许家属代为认证。
- 认证周期 :
- 实施“365天一认证”制度,需在自然年度内完成至少1次认证,否则养老金将暂停发放。
四、养老金计发标准调整
- 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挂钩 :
-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 工龄挂钩补贴 :
- 满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每年养老金增加250元,体现“多劳多得”原则。
- 特殊群体优惠 :
-
特殊工种 :教师、医生、矿工等可获岗位津贴及地区补贴;
-
高龄老人 :70岁以上退休人员享受基础调整+高龄补贴。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养老金实际发放额因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月养老金可达5000元以上,部分仅3000元左右;
-
弹性退休 :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后,职工可提前3年或延迟3年退休。
以上调整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通过延长缴费年限、优化计发机制等措施,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