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选择题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陷阱,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失分。以下是一些常见陷阱的分析:
1. 交通法规类陷阱
陷阱: 关于肇事逃逸的量刑。 分析: 很多人会错误地认为,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情况应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是肇事逃逸但没有致人死亡的情况。
陷阱: 关于未放置保险标志车辆的处理。 分析: 题目中可能会提到交通警察对未放置保险标志上道路行驶的车辆可依法扣留行驶证。实际上交警依法扣留的是车辆,而不是行驶证。
2. 交通标志标线类陷阱
陷阱: 关于标志含义的判断。 分析: 有些标志的形状、颜色或图案非常相似,很容易让人混淆。例如,禁止长时停车和禁止停车的标志,它们的区别在于标志中的符号。禁止长时停车的标志是红圈加斜杠,而禁止停车的标志是红圈加白横杠。
陷阱: 关于车道标志的判断。 分析: 例如,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标志和机动车专用车道标志,它们的区别在于标志中的小人数量。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标志比机动车专用车道标志多了2个小人。
3. 驾驶常识类陷阱
陷阱: 关于湿滑路面制动操作。 分析: 在湿滑路面制动时,任何制动措施都可能导致甩尾和方向失控,所以此时正确做法是不踩制动踏板,双手紧握方向盘。
陷阱: 关于车辆故障处理。 分析: 车辆发生故障而无法移动时,首先应在车辆后方50 - 150米处放置危险警告标志,防止后车追尾。实际上应该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普通道路上应把警告标志设置在车后50米 - 100米处,高速公路上应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
4. 其他陷阱
陷阱: 关于交警手势的识别。 分析: 交警手势题中,左转和向左侧变道的手势看起来非常相似,很容易让人混淆。还有一些手势的动作非常微妙,需要考生仔细观察才能分辨出来。
陷阱: 关于车辆停放的规定。 分析: 车辆停放规定非常繁琐和复杂,有些地方规定车辆必须停放在划有停车线的车位内,而有些地方则规定车辆可以停放在路边但必须距离路缘石一定距离等。这些规定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解。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目一选择题中的常见陷阱,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