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定向生新政策聚焦基层人才定向培养,核心变化包括:首次分设定向与常规选调双轨招录、扩大高校覆盖范围至41所重点院校、新增行测考试科目,并强化基层服务协议约束力。 政策通过学费减免、编制保障等激励措施,吸引优秀毕业生服务乡村医疗、教育等领域,同时明确违约追责条款,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分点论述如下:
-
招录模式革新
2025年首次将选调生分为定向(120名)与常规(480名)两类,定向选调仅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1所重点高校,常规选调覆盖108所双一流及16所甘肃本土院校。考生通过笔试(60%权重)和面试(40%权重)后,需服从统一分配,岗位信息在录用前保密,增加选拔不确定性但拓宽就业机会。 -
考试内容调整
定向选调笔试新增《行测》科目,与原有《申论》合并为《综合能力测试》,突出对逻辑分析、数据处理的考察。备考需结合甘肃省情与时政热点,例如“绿色低碳发展”“基层医疗改革”等主题可能成为大作文方向。 -
基层服务与激励
定向医学生、师范生等专项计划提供学费全免+生活补助(如医学生每年1万元),毕业后需在村卫生室或乡镇学校服务6年,服务期内享受编制待遇。期满后留任者优先晋升职称,且免除论文、外语等硬性要求。违约者需退还补助并支付2倍违约金。 -
专项计划扩容
高校专项计划面向61个原贫困县农村户籍学生,95所高校参与招生,录取时可降分至本科线以下40分(如甘南州考生)。地方专项则面向全省农村考生,不设特定区域限制,强化教育公平性。
提示:考生需密切关注9-10月官方公告,提前准备户籍与学籍证明,权衡服务期与职业规划。政策倾斜基层但机会与挑战并存,建议结合专业优势理性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