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工龄退休金更高
关于35年工龄与38年工龄退休金的区别,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基础养老金差异
-
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其中,缴费年限按精确到月的实际缴费月数计算。
-
月度差额
假设计发基数为8000元,缴费指数为1.2:
-
35年工龄:基础养老金 = 8000 × (1+1.2) ÷ 2 × 35 × 1% = 2800元/月
-
38年工龄:基础养老金 = 8000 × (1+1.2) ÷ 2 × 38 × 1% = 3040元/月
-
差额 :每月多40元。
-
二、过渡性养老金差异
过渡性养老金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全省上年度平均工资×1.3%):
- 每多1年视同缴费年限,每月增加约104元。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差异
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高,养老金也越高。
四、总养老金对比(示例)
以本溪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
35年工龄(110%缴费档位):基础养老金472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7730元/月
-
38年工龄(60%缴费档位):基础养老金472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7040元/月
-
差额 :每月少690元。
五、其他影响因素
- 缴费基数与档次 :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档次越高,养老金水平越高。2. 地区经济水平 :不同地区社会平均工资差异会导致养老金计算结果不同。3. 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长,但总缴费年限缩短,需综合评估。
总结
38年工龄退休金比35年工龄退休金更高,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差异上。但实际差距受缴费基数、地区政策、个人账户积累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