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扶持、人才培育和资源整合四大核心举措,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推动者。他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也是乡村发展的规划师,通过精准施策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第一书记以建强村党组织为首要任务,通过规范组织生活、培养年轻党员、推动村务公开等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例如,在软弱涣散村推行"党员积分制",调动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联动机制。 -
培育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动能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第一书记引入电商直播、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某地通过"第一书记直播间"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同时发展"农业+文化+生态"融合产业,打造具有持续造血功能的产业链。 -
构建人才网络,破解发展瓶颈
通过建立"乡贤智库"、对接高校科研团队,吸引技术专家下乡帮扶。某驻村书记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两年内培养本土技术骨干47名,并促成企业与村庄建立长期技术合作。 -
统筹政策资源,改善民生短板
协调交通、水利等部门资金,优先解决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问题。某贫困村在第一书记协调下建成冷链仓储中心,使农产品损耗率从30%降至8%,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实践证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通过"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正在重塑乡村发展生态。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考核激励机制,让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在广袤田野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