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完成标准规范需从人员资质、设备管理、操作流程及安全防护等多方面进行把控,具体要求如下:
一、人员资质与安全培训
-
持证上岗
电工必须通过市级及以上电业部门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定期(每3年)复审。
-
专业培训
需掌握机电设备电气原理、供电线路分析及故障排查方法,熟悉技术图纸和设备参数。
二、设备与工具管理
-
工具规范
-
电工工具需定期检查、校验,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
专用工具(如万用表、电工刀)应与通用工具分开存放。
-
-
设备安装与维护
-
电气设备安装需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
高压设备操作需两人配合,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
三、操作流程规范
-
作业前准备
-
穿戴绝缘鞋、手套等防护用品,确认电源切断并采取防触电措施。
-
搭建临时用电系统时,箱盒预埋应水平,管口加装防水弯头保护。
-
-
规范操作
-
电动工具使用前需校准,锯切电缆时保持钢铠固定。
-
配电箱内装设隔离开关及过载、短路保护装置,负荷线使用无接头软电缆。
-
-
竣工验收
-
电气设备安装水平误差不超过1m,接线牢固可靠。
-
系统测试包括绝缘检测、接地电阻测量及漏电保护功能验证。
-
四、安全防护措施
-
现场管理
-
临时用电线路需架空或埋地敷设,避免私拉乱接。
-
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使用绝缘梯子。
-
-
应急处理
-
熟悉触电急救方法,配备急救箱及绝缘工具。
-
现场配备灭火器,电气火灾需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
五、文档与记录
-
工作票制度
- 严格执行工作许可、监护及中断转移制度,填写规范工作票。
-
检测维修记录
- 定期检测接地、绝缘及漏电保护装置,建立维护档案。
通过以上规范执行,可确保电工作业安全、高效完成。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工程场景,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