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电工是煤矿、隧道等地下工程中负责电气设备安装、维护和检修的关键技术工种,其工作核心在于保障井下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职责包括高压设备操作、电缆敷设、故障排查及应急处理,需具备扎实的电工知识、安全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以下是井下电工工作的重点内容与经验
一、岗位职责与日常工作
-
设备安装与调试
- 负责井下变电所、配电柜、照明系统等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确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
- 参与新采区供电系统设计,优化电缆走向,减少电压损耗。
-
巡检与维护
- 每日检查高压开关、变压器、漏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记录电流、电压等参数。
- 定期对电缆接头、绝缘层进行检测,预防短路或漏电事故。
-
故障应急处理
- 快速定位跳闸、过载等故障点,使用万用表、兆欧表等工具分析原因。
- 恶劣环境下(如瓦斯浓度高)需断电后按规程抢修,优先保障人员安全。
二、安全规范与风险防控
-
严格遵循安全制度
- 作业前必须检查劳保用品(绝缘手套、矿灯等),确认工作票与停电验电流程。
- 严禁带电作业,高压操作需两人协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
常见风险应对
- 瓦斯环境: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避免电火花引发爆炸。
- 潮湿腐蚀:选用阻燃电缆,定期涂抹防腐剂延长设备寿命。
三、技能提升与团队协作
-
技术学习
- 掌握PLC控制系统、变频器等新技术应用,适应智能化矿山改造需求。
- 参与机电部门培训,考取高压电工证、防爆电气作业证等资质。
-
跨部门配合
- 与通风、掘进班组沟通,协调停电计划减少生产影响。
- 突发事故时联动调度室,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工作难点与改进方向
- 挑战:井下空间狭窄、粉尘大,设备散热差易老化;部分老旧矿井线路复杂,图纸不全增加排查难度。
- 优化建议:推广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温度;建立电子档案库,完善线路图纸管理。
井下电工需以“安全零事故”为目标,通过规范操作、持续学习与技术创新提升作业效率。 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普及,电工角色将向“设备运维+数据分析”复合型人才转型,建议从业者提前布局技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