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于2015年7月1日正式颁布,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国家安全工作的基础性法律,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16大领域,明确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统筹职能,并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以提升全民意识。
-
核心内容与框架
法律共7章84条,包括总则、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与职责、制度机制、保障措施等。总则首次定义国家安全为“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重大利益不受威胁的状态”,并强调统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 -
五大统筹原则
法律提出发展与安全、开放与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五大统筹,要求协调内外部安全,兼顾国民安全与国土安全,体现全局性思维。 -
重点领域与制度
覆盖政治、经济、网络、生态等16个领域,建立情报信息、风险评估、审查监管等10项制度。例如,要求加强核能、网络等关键领域的安全管控,防范金融风险与数据泄露。 -
公民义务与权利
明确公民需保守国家秘密、配合国家安全工作,同时享有因协助工作受损的补偿权利。企业需配合安全审查,社会组织应开展安全教育。
该法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保障,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公众可通过普法活动进一步了解条文细节,增强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