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重点人员管控措施是通过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多部门协作等方式,对特殊群体进行精准化、人性化管理的系统性工作,其核心在于预防风险、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措施包括风险评估、法治教育、帮扶救助和科技赋能,旨在实现“管得住、服务好、不出事”的目标。
-
分级分类动态管控
根据重点人员的危害程度、现实表现及家庭状况,实行红黄蓝绿四级风险评估,动态调整管控级别。例如,高风险人员由专职网格员每日巡查,中低风险人员通过定期回访掌握动向,确保措施与风险匹配。 -
多部门协同治理
整合综治、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资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例如,精神障碍患者由卫健部门提供医疗支持,民政部门落实低保救助,形成“信息共享—联合处置—跟踪反馈”闭环。 -
法治教育与心理干预并重
通过入户宣讲、集中培训增强重点人员法律意识;引入心理咨询师对涉邪教、抑郁群体开展心理疏导,从思想源头降低再犯风险。 -
帮扶救助解决实际困难
为经济困难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对符合条件者纳入临时救助或低保,减少因生计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例如,某社区通过帮扶刑满释放人员创业,实现零重新犯罪。 -
科技赋能精准管理
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实时更新重点人员动态数据,结合AI分析行为轨迹预警风险。同步运用“网格员+智能巡查”模式,提升排查效率。
综治重点人员管控需平衡“刚性约束”与“柔***”,未来可探索更多社会化参与机制,如引入公益组织协作,推动管控向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