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规定,我国标准工时制度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但《劳动法》同时设定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弹性上限。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
法定基准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明确要求每周工作40小时,这是现行标准工时制的核心依据。企业若安排超过40小时但未达44小时,虽不视为加班,但需保证员工每周至少休息1日。 -
法律弹性空间
《劳动法》第36条允许每周工时上限44小时,为特殊行业或短期需求提供缓冲。但若企业长期执行44小时制且未支付加班费,可能被劳动部门要求整改。 -
加班限制
因生产需要延长工时的,需与工会或员工协商,单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超出部分应支付加班工资或调休。
40小时是标准工时,44小时为法律允许的极限值。劳动者可依据实际安排主张权益,企业则需平衡效率与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