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遍认为 退休工龄有6个档次 ,分别是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及35年以上。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政策划分具体的档次,养老金金额的测算有些地方有五年一个档次的测算方法,有些地方是有一年算一年的。目前我国测算养老金金额,跟三个因素挂钩:
-
缴交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称的“工龄”),缴交社会保险基金年限越长的,养老金金额越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把工龄档次分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个档次,档次越高,养老金金额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档次,有一年工龄算一年工龄,最高工龄44年(按照16周岁上班,60周岁退休计算)。
-
每年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金额也越高。
-
当地历年全省或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越高,养老金金额也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在2005年国家改革后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五年一档”变成了现在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即养老金的多少主要跟你的全部缴费年限、每年的缴费基数、退休年龄、当地历年全省或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不再是一刀切的“5年一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