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挂账
关于欠职工工资的账务处理,需根据实际支付时间进行分阶段核算,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工资计提阶段
-
借记成本费用科目
根据员工应得工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反映企业对员工的工资负债。
-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将工资金额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或“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完成负债确认。
二、工资拖欠阶段
-
无需额外分录
工资拖欠时仅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挂账,无需单独设置“应付未付工资”科目。
-
税务处理
需确保工资发放记录完整,待实际支付时一并处理个税、社保等代扣代缴事项。
三、工资支付阶段
-
发放工资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
缴纳社保及个税时
借记“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单位部分)”“银行存款”。
四、注意事项
-
账目细化
-
若当月未发放工资,需先归集金额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次月发放时再转出。
-
使用“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科目核算,避免混淆。
-
-
税务合规
- 工资发放需符合税法规定,留存工资表、银行转账记录等凭证以备税务检查。
-
后续调整
- 若存在预提但未发放的工资,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科目调整。
示例分录
计提工资 (每月月末)
借:管理费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00,000
实际支付工资及社保 (次月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5,000
应交税费——应交社保 8,000 <b class="card40_2411__sup_5321" data-sup="sup">4</b>
贷:银行存款 113,000
通过以上步骤,可规范处理工资拖欠的账务,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