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大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的,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自信
-
文化认同与传承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阅读革命故事等方式感受文化魅力。
-
文化理解与包容
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既热爱中华文化,又能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二、语言运用
-
语言规范与表达
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规范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具备清晰、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
-
语言积累与实践
通过阅读、写作等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提升口语和书面表达的逻辑性与感染力。
三、思维能力
-
思维品质培养
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
-
思维方法应用
在阅读中联想想象,在写作中尝试简单推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审美创造
-
审美感知与鉴赏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文学作品的意境美,通过朗读、诵读体会语言韵律,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
审美表达与创造
尝试用语言表现美、创造美,如描写自然景色、创作小诗等,提升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补充说明
语文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强调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教学应注重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