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实际发放工资却提前申报个税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通过税务申诉或劳动仲裁**。关键问题在于:企业虚报工资成本可能涉嫌偷税,而员工未取得收入却需承担虚假纳税记录风险,两者均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劳动法》。
根据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需按实际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企业若仅做账面申报而未支付工资,属于虚假申报。员工可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 核实纳税记录: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查询“收入纳税明细”,确认是否存在未实际取得的收入申报。
- 联系公司修正:优先与财务部门沟通,要求更正申报数据或补发工资。若公司拒绝,需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 税务申诉:在APP内发起异议申诉,选择“从未在职”或“曾经在职”类型,提交说明后由税务机关核查。
- 劳动**:若长期未发工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欠薪及赔偿。
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
- 税务处罚:虚报工资可能被追缴税款并处以0.5-3倍罚款;
- 信用受损: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限制发票申领等权益;
- 法律追责:情节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逃税罪。
提示:员工发现此类问题应尽早行动,避免虚假收入记录影响房贷、签证等个人事务。企业应规范财务流程,避免因短期利益引发长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