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12345热线工作制度以“高效、透明、协同”为核心,通过“12345热线”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确保群众诉求在1至4个工作日内闭环办结,并通过全程跟踪、双重审核、责任追溯等机制提升办理质量。
-
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乡镇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诉求转派、协调督办及知识库更新,村/社区及下属单位作为承办单位,需明确负责人及专员,固定人员名单须备案。如白银市要求专员在岗,毕桥镇通过值班制度实现24小时响应,确保工单快速流转。 -
分类限时办结,强化时效管理
咨询类诉求1个工作日内答复,其他事项4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工单可申请7-30日延期。例如白银市规定权责交叉工单由政务中心统筹指定承办,毕桥镇对紧急事项设置专报流程。跨部门工单采用“主办+协办”模式,主办单位牵头制定方案,协办单位1个工作日内响应,提升协同效率。 -
监督考核机制完善
乡镇政务中心实行“月度通报+专题督办”双轨制,对拖延、虚假回复、退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督查,严重情况移交上级处理。白银市通过回访机制验证办理质量,毕桥镇引入满意度评分,不合格者需报区领导审定。知识库更新纳入考核,错误信息由责任单位担责。 -
保密与程序规范并重
严禁泄露隐私及商业机密,涉及举报类工单需保护诉求人信息。白银市明确涉密文件管理标准,毕桥镇禁止记录举报者身份。不受理需司法程序或越级**事项,超范围诉求需第一时间告知转办路径,避免无效工单积压。
总结来看,乡镇12345热线通过标准化管理、技术赋能、责任倒逼,构建从“受理-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既能快速响应民生痛点,又能反向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升级,成为数字化政务服务的重要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