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目前是创始人马云,而非日本软银集团。 这一变化标志着阿里从外资主导回归到中国创始团队掌控,关键转折点在于软银近年持续减持股份至不足0.5%,而马云通过增持成为第一大股东。
-
历史背景与股权演变
软银曾是阿里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一度高达34.4%,其创始人孙正义(日本人)因此被误认为掌控阿里。但自2023年起,软银通过远期合约大幅减持,至2025年持股仅剩约0.5%,彻底失去大股东地位。同期,马云持股比例从4.3%提升至4.8%以上,完成反超。 -
马云增持的战略意义
马云在2023-2024年累计投入超36亿港元增持阿里股票,传递对阿里未来发展的信心,并终结了“阿里受外资控制”的争议。这一举动直接推动阿里股价上涨,同时强化了公司治理的中国属性。 -
软银减持的原因
软银因自身现金流危机和投资失利,被迫减持阿里股份套现。其减持方式(远期合约)避免了直接冲击股价,但最终仍导致持股比例归零,日本资本对阿里的影响力彻底消退。 -
当前股权结构
除马云外,阿里现任董事长蔡崇信等中国高管也通过增持巩固话语权。机构投资者如先锋领航、贝莱德等持股比例均低于5%,阿里已成为以中国创始团队为核心的企业。
总结:阿里巴巴的股东变迁反映了中国企业从依赖外资到自主掌控的历程。如今,创始人重掌大权,不仅重塑了公司发展方向,也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治理模式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