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安全自查报告需涵盖组织管理、制度执行、设施设备、食品采购与加工等核心环节,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要点:
一、组织管理
-
领导重视与责任落实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工作。
-
制度与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管理有章可循。
二、设施设备与操作规范
-
设备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燃气/燃油设备(如无相关设备则加强学习规范使用)、消毒设施及三防措施,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
操作规范执行
严格执行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餐具高温消毒等操作流程,避免凉拌食物。
三、食品采购与加工管理
-
源头把控
与正规供应商签订协议,严格索证索票,杜绝“三无”食品及过期原料进入食堂。
-
加工与留样
加工过程注重卫生,食品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并冷藏48小时,确保可追溯性。
四、人员健康管理
-
持证上岗
所有从业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定期体检并更新证件。
-
卫生意识培训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卫生操作规范意识。
五、自查与整改
-
定期检查
食堂每周进行卫生大扫除,每月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
隐患排查
重点检查燃气设备、食品储存、加工流程等环节,确保无安全隐患。
总结 :食堂安全自查需从组织、制度、操作、采购、人员等全方位入手,结合定期检查与隐患排查,形成闭环管理。若发现设备缺失或制度漏洞,需立即整改并完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