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六例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款的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以下是相关条款的详细说明:

一、具体规定内容

第三十九条第六款明确指出: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其他相关说明

  1. 无需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在此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过失性辞退,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 其他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三十九条还列举了其他六种情形,包括:

    •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 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

    • 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

    • 劳动合同因无效情形终止;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法律后果

    劳动者若因上述情形被解雇,将失去在该用人单位的就业资格,但可依法主张其他救济途径,如要求赔偿损失等。

三、注意事项

  • 刑事责任的界定

    仅当劳动者因犯罪行为被依法判处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时,用人单位方可依据此条款解除劳动合同。若仅涉及行政拘留或治安处罚,则不适用。

  • 证据留存

    用人单位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上述情形,否则可能面临劳动争议。

第三十九条第六款为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涉及刑事责任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平衡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本文《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六例》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5941.html

相关推荐

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一览表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标准如下: 一、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基本标准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工资基数:以解除/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准(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上限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 特殊情形 重病/绝症 :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增加50%,绝症增加100%。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39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核心在于劳动者存在重大过失或违法行为,且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具体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舞弊造成重大损害、双重劳动关系影响工作、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以及被追究刑事责任。以下分点解析其要点与应用场景: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 用人单位需在试用期内明确考核标准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旨在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劳动者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用工秩序。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工作纪律、拒绝执行合理工作安排、泄露公司机密、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等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营,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声誉损害。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9条规定属于开除吗

​​劳动法第39条规定属于开除吗?​ ​ ​​不属于​ ​,但属于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开除是惩戒性措施,通常针对严重违纪;而第39条是法定解除条件,涵盖试用期不符、严重失职等六类情形,程序和法律后果不同。 ​​性质差异​ ​ 开除具有惩戒性,如员工盗窃、打架等重大过错;第39条则是法定解除,包括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反制度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是怎么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劳动者依据此条款解除合同后,‌可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劳动者工资若被长期拖欠、克扣或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可立即解除劳动关系。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司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司法解释的核心亮点在于明确了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一条款的司法解释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司法解释的详细解读: 1.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时限规定

试用期内、严重违纪等情形 关于《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时限规定,主要涉及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程序要求,具体如下: 一、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无需提前通知或支付补偿)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若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岗位要求,可立即终止合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包括屡教不改的违纪行为,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辞退员工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在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这一条款的设立旨在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明确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能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一、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根据第39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如果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具体如下: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如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等),经劝阻无效的,可解除合同。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因严重失职(如财务人员挪用资金)或营私舞弊(如泄露商业机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务合同电子版免费word

劳务合同电子版免费Word模板是企业和个人快速签署协议的高效工具,其核心优势在于*合规性强、可编辑性高、获取成本为零*,适用于临时用工、兼职合作等灵活场景。 合规框架保障权益 电子版劳务合同严格遵循《劳动合同法》基础条款,涵盖工作内容、报酬支付、保密协议等核心要素,避免口头约定的法律风险。通过标准化模板可一键生成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尤其适合小微企业或短期项目使用。 灵活编辑提升效率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9条辞职赔偿

根据《劳动法》第39条及相关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辞职或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赔偿问题如下: 一、用人单位无需赔偿的情形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失职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或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工作,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且无需赔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 ,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详细解读: 1.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内,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旨在确保用人单位能够根据明确的录用标准筛选合适的员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用人风险。用人单位在适用这一条款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写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具体如下: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如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等),经劝阻无效的,可解除合同。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因严重失职(如财务人员挪用资金)或营私舞弊(如泄露商业机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40条区别联系

​​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与第40条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针对员工主观过错(如严重违纪、失职),企业可立即解除合同且无需赔偿;后者适用于员工无过错但能力不足等客观情形,企业需支付补偿金并履行法定程序。​ ​ ​​适用情形差异​ ​ ​​第39条(过错性辞退)​ ​:列举员工存在严重过错的情形,如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纪、营私舞弊、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企业可单方解除合同且无需补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9条第2款

​​《劳动法 》第39条第2款明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该条款赋予企业在员工存在重大违纪行为时的合法解雇权,但需满足​​规章制度合法公示、违纪行为证据充分、解除程序合规​ ​三大核心条件,避免滥用条款侵害劳动者权益。 ​​适用范围与前提​ ​ 用人单位需制定​​明确、合理且经民主程序公示​ ​的规章制度,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并向劳动者充分告知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辞退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合同法42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种法定情形 ‌,旨在‌保护特殊状态下的劳动者权益 ‌,包括患病医疗期、女职工“三期”、职业病防护等特定情形。以下分点解析具体内容和适用条件。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且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 劳动者从事可能引发职业病的岗位,离职前用人单位必须安排职业健康检查。若未履行该义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2条完整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2条完整内容如下: 一、核心规定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二、具体权利 拒绝违章指挥与冒险作业 劳动者有权拒绝执行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指令,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或降低待遇。2. 批评、检举与控告权 劳动者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劳动条件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用人单位需及时整改。 三、法律后果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39第2条规定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是一条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特别规定。它允许企业在特定条件下,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不按照标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执行,而是采取其他适合其生产特点的工作和休息办法。 1. 生产特点的限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6种情形,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核心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重大失职、双重劳动关系、合同无效及被追究刑事责任。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需证明劳动者未达到约定或公示的录用标准,并提供书面证据。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法定上限(劳动合同期限对应1-6个月),超期后不得以此为由解雇。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