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天数为5至15天,具体天数根据累计工作年限确定:满1年不满10年享5天,满10年不满20年享10天,满20年享15天。国家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年假,且单位需依法保障休假权益,未休年假需按300%支付工资报酬。
-
休假天数与工龄挂钩
累计工作满1年即可享受带薪年假,工龄分段对应不同休假天数。例如,新入职员工若已有其他单位工作经历,累计工龄满1年即可在新单位享受年假,无需等待满1年。 -
休假安排灵活性
单位可结合生产需求统筹安排年假,允许集中或分段休假,鼓励与小长假连休实现错峰出行。跨年度安排需职工同意,但最长仅可延后1年。 -
未休年假补偿标准
应休未休的年假需按日工资300%支付报酬(含正常工资),计算基数为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剔除加班费)除以21.75天,事业单位按全年工资除以261天折算。 -
特殊情形与例外
职工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年假、或病假累计超期(如满1年不满10年者病假超2个月),则当年不享受年假。企业实行倒班制且休假天数已多于年假的,也无需额外安排。 -
监督与权益保障
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年假执行纳入工会监督重点,人社部门加强常态化检查。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未休年假补偿,时效从离职或第三年度起算。
提示:年假是法定权益,职工应主动了解自身工龄对应的休假天数,并与单位协商合理安排。若遇权益受损,可保留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