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26条规定内容

劳动法第26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但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包括:劳动者因健康或能力问题无法胜任工作,或合同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履行。

  1. 健康或非工伤导致的无法工作
    若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仍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2. 能力不足且培训/调岗后仍不胜任
    劳动者若经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如无法完成约定任务或同岗位工作量),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3. 客观条件重大变化致合同无法履行
    因不可抗力、企业迁移等客观情况导致原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协商未能达成变更协议时,单位可解除合同。

总结:第26条兼顾用人单位管理权与劳动者权益,强调程序合法(提前通知)和情形限定,避免滥用解雇权。企业需注意举证责任,劳动者则需关注自身权益保障。

本文《劳动法第26条规定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81329.html

相关推荐

新保密法26条规定内容

​​新保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国家秘密载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核心在于确保绝密级载体的特殊保护措施和操作规范​ ​。该条款明确载体制作、收发、传递、使用等环节必须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并​​对绝密级载体实施专人管理、审批复制、安全传递等严格限制​ ​,以防范泄密风险。 ​​全流程保密管理​ ​:国家秘密载体涵盖纸介质、光介质等多种形式,从制作到销毁的每个环节均需符合保密标准。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废止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2021年1月1日废止,其相关内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吸收和替代。 废止原因及背景 法律整合与体系化 :为构建更加统一、完善的民事法律体系,《合同法》被纳入《民法典》合同编,成为其第三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社会经济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合同法》的部分条款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废止后,《民法典》合同编通过更全面的规定,更好地保障合同当事人的权益。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三种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6条具体内容如下: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欺诈:指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2025-05-13 资格考试

物权法最新修订时间

当前我国《物权法》最新修订时间为‌2020年5月28日 ‌,随着《民法典》正式实施,物权法相关内容以‌物权编形式并入民法典体系 ‌,并依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多项适应性调整。 ‌核心亮点包括 ‌: ‌居住权入法 ‌,新增居住权用益物权类型,明确居住权可通过合同或遗嘱设立,为养老、离婚等场景提供法律保障; ‌土地经营权独立化 ‌,适应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需求,删除耕地使用权抵押限制

2025-05-13 资格考试

物权法废止了嘛

​​《物权法 》已于2021年1月1日废止,其核心内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物权编全面吸收并优化​ ​。民法典作为我国首部法典,整合了原有民事单行法,其中物权编对财产归属、利用和保护规则进行了系统升级,新增居住权、土地经营权等制度,强化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废止时间与法律衔接​ ​ 《民法典 》施行当日(2021年1月1日),《物权法》等九部法律同步废止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全文完整版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配套法规,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全文共六章三十八条,明确细化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解除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 ​。条例核心亮点包括:​​分支机构用工责任划分​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计算规则​ ​、​​连续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方式​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法律保障。 条例首先明确适用范围,将会计师事务所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全文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是我国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而制定的重要行政法规,其最新版全文可在中国政府网、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等权威平台查询。该条例明确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以下是条例中的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明确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保障双方权益。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废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废止,其核心内容被整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物权编中。​ ​ 此次调整是法律体系系统化的必然结果,原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条款在民法典中得到继承和完善,同时新增了居住权、浮动抵押等创新制度,强化了物权保护与市场交易安全。 ​​废止时间与法律依据​ ​ 根据《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物权法与合同法、担保法等九部法律同步废止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32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320条明确规定了‌主物与从物的所有权转移规则 ‌,即主物转让时,从物应随同转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该条款的核心在于强调主从物关系的法定连带性,同时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例外情形 ‌,有效平衡了物的效用最大化与交易灵活性。 主物与从物的界定是适用该条款的前提。主物指能够独立发挥效用的核心物品,如房屋主体;从物则指辅助主物使用功能的附属物,如房屋钥匙或车库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9条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生效时间,强调了登记的核心作用 。这一条款对于理解不动产物权的法律效力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财产所有权的确认和交易安全。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1.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9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这意味着,只有在完成登记手续后

2025-05-13 资格考试

现在叫民法典以前叫啥

现在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民法通则》等九部民事单行法。 分点论述 历史背景 《民法通则》颁布于1986年,是新中国第一部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事法律规范需要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编纂历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定

2025-05-13 资格考试

现在的民法典是草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已完成从草案到正式法律的转变 ‌,成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系统性民事法律规范。‌现行民法典具有完整法律效力 ‌,涵盖婚姻家庭、物权、合同等7编共1260条内容,全面取代原有单行民事法律。 ‌法典生效时间与立法进程 ‌ 民法典草案经全国人大三次审议后,于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历时5年编纂形成完整体系

2025-05-13 资格考试

现在是合同法还是民法典

我国现行合同法律规范以​​《民法典 》合同编​ ​为核心,原《合同法 》已被整合废止。​​关键变化​ ​包括:体例扩容至29章、新增4类典型合同、明确电子合同效力,并引入强制缔约等创新规则,全面覆盖现代交易需求。 ​​体例与内容升级​ ​ 民法典合同编采用“通则+典型合同+准合同”新结构,条文数占民法典41.7%。新增保理、物业服务等合同类型,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纳入准合同,填补法律空白

2025-05-13 资格考试

普通人有必要买民法典吗

普通人有必要买民法典吗?答案是肯定的。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涵盖了从婚姻家庭到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关键理由: 1.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保障民法典详细规定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例如房屋买卖、租赁、物业管理等。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例如,在租房过程中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被民法典代替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2021年1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取代,合同法的相关内容被整合至民法典的合同编中。 合同法被民法典取代的原因 立法整合与体系化 :民法典将合同法的内容融入其中,同时整合了其他民事单行法,形成了统一的民事法律体系,避免了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和重复。 内容扩展与完善 :民法典合同编在合同法的基础上新增了许多条款,如明确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废止了没

合同法并未废止,而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整合吸收。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在《民法典》出台后,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内的九部法律被废止,其内容被整合进《民法典》的相应篇章。 《合同法》被整合进《民法典》 合同法内容保留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是一般法吗

合同法属于一般法还是特殊法,需结合具体法律体系对比:在民法体系中,合同法属于特殊法(针对合同关系的专门规定),但相较于更具体的《劳动合同法》等,它又具有一般法的属性。其性质是相对的,核心取决于对比对象。 与民法总则的关系 合同法隶属于民法范畴,但相比《民法总则》的原则性规定,合同法对合同订立、履行、违约责任等有更具体的规则,属于特殊法。例如,《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一般条件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包括合同法吗

​​民法确实包括合同法​ ​,且合同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规范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行为,是调整平等主体间财产关系的核心法律工具。​​关键亮点​ ​:民法典已将合同法系统整合为“合同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电子合同、违约责任等现代交易规则,形成更统一的法律保障体系。 ​​体系归属​ ​:合同法隶属于民法体系,与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共同构成民法的分支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财产返还、损失赔偿及特定情形下的违法所得收缴 ‌,旨在恢复原状、惩戒过错方并维护公平秩序。以下是具体法律后果及实践要点: ‌一、财产返还与恢复原状 ‌ 合同被判定无效后,双方需互相返还已取得的财产。若原物无法返还(如已消耗或毁损),应按市场价折价补偿。例如,A因无效合同收取B的定金,应全额退还;若定金已用于其他用途且无法退回,需以等额现金替代。‌恢复原状是基本原则 ‌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包括:主体不适格、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以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 这些情形直接导致合同自始无效,无法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主体不适格​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儿童签署的高额买卖合同依法无效。 ​​虚假意思表示​ ​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