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禁忌症员工能否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键结论是:在法定条件下可以解除,但必须遵循“调岗优先”原则,且需证明员工无法胜任任何合理岗位。若公司未履行健康检查、调岗协商等义务直接解雇,则属违法。
-
法律明确调岗优先义务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公司发现员工存在职业禁忌症时,必须首先将其调离原岗位,并尝试安排其他非禁忌岗位。只有在员工经调岗后仍无法胜任工作,且公司已履行健康检查、书面通知等程序的情况下,才可依法解除合同。例如,噪声作业禁忌员工调至无噪声岗位后仍因健康原因无法工作,公司方可启动解除程序。 -
违法解雇的典型情形
以下行为将导致解雇无效并面临处罚:- 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直接解除合同;
- 拒绝调岗或未提供合理替代岗位;
- 未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实际案例中,有企业因让粉尘禁忌员工继续从事原岗位被罚款12.5万元,且需赔偿员工损失。
-
员工拒绝调岗的处理
若员工无正当理由拒绝合理调岗(如新岗位无歧视性、薪资未降低),公司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以“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孕期、职业病观察期等特殊群体除外。 -
合规解约的核心步骤
企业需依次完成:健康检查→调岗协商→书面通知→补偿协商。关键证据包括体检报告、调岗通知书、岗位适配性评估记录等,缺失任一环节均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总结:职业禁忌症并非绝对禁止解雇,但公司必须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建议企业优先通过调岗保留员工,而劳动者若遇权益侵害,可凭医疗记录和沟通证据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