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职业病的员工有权拒绝调离原岗位吗?答案是:可以拒绝!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将劳动者调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且员工因健康原因拒绝调岗时,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原岗位已确诊职业病危害,企业必须依法调离并妥善安置,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
法律明确保障劳动者健康权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发现员工存在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时,必须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例如,噪声聋、尘肺病等职业病患者,企业不得安排其继续接触危害因素,否则属于违法。法院判例显示,企业单方调岗至有害岗位或拒绝调离原岗位的行为均被认定为无效,需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 -
拒绝调岗的合法情形
若新岗位存在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如粉尘、噪声),员工有权拒绝;若企业未履行告知义务或未提供防护措施,员工可依法**。例如,某公司因将哮喘员工调至打磨岗位被仲裁判定违法解除,赔偿16万余元。企业仅缩短工作时间而未彻底调离危害岗位的做法也属违规。 -
企业违法调岗的后果
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主张权利,要求恢复原岗位、支付赔偿或经济补偿。案例中,企业拒绝调离噪声岗位的八级伤残员工,最终被判赔24万元。若员工被迫离职,法院可能认定“个人原因”实为健康损害所致,支持经济补偿诉求。 -
员工需注意的关键证据
保留职业病诊断证明、体检报告、调岗通知等文件,证明健康损害与岗位关联性。例如,医生建议“调离噪声岗位”的书面意见是**核心证据。企业未进行上岗前体检或未妥善安置的行为均可作为仲裁依据。
总结:职业病患者的岗位调整关乎健康权益,法律赋予员工拒绝权。企业必须依法履行调离义务,否则将面临高额赔偿。员工应积极留存证据,必要时寻求工会或法律援助,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