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员工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法中,有六种员工是不能被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特定情况下能够维持工作稳定。 这些情况包括: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以下是对这六种情况的详细解释:

  1. 1.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离岗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未出或者劳动者被诊断为疑似职业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劳动者在未明确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失去工作保障。
  2. 2.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如果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了保障那些因工作原因导致健康受损的员工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时间。
  3. 3.医疗期内的员工:员工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情况下,在法律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的长短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病情而定,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员工在生病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权利。
  4. 4.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女性员工的特殊生理需求,确保她们在生育和哺乳期间能够安心休养和照顾孩子。
  5. 5.工作满十五年且距退休不足五年: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那些为用人单位长期服务的老员工,避免他们在即将退休时失去工作保障。
  6. 6.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除了上述五种情况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下,用人单位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些情形可能包括一些特殊的社会保障政策或地方性法规,旨在进一步保护特定群体的劳动者权益。

这六种情况下对员工劳动合同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和保障。 用人单位在处理员工劳动关系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六种员工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28763.html

相关推荐

职工因病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因病解除劳动合同的关键点在于‌医疗期保障、经济补偿权益、程序合法性及社保衔接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患病期间享有医疗期保护,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或调岗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并履行法定程序。 ‌医疗期是职工权益的核心 ‌。医疗期时长根据工作年限确定,通常为3个月至24个月不等。此期间内,企业不得随意解除合同,需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支付病假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生病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职工生病期间,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若医疗期满后仍无法工作且无法胜任新岗位,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并支付补偿。 医疗期内的保护 根据《劳动合同法》,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享有医疗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合同。医疗期长短根据工龄和病情确定,需保障职工治疗和康复的基本权益。 医疗期满后的解除条件 若医疗期满后,职工无法从事原工作,且经单位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

2025-05-15 资格考试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个人版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个人版是劳动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文书。其核心目的是明确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并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以下从定义、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模板示例四个方面详细说明: 1. 定义与适用范围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个人版是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发出的书面文件,用于表明劳动者因特定原因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患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患病期间并非企业可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但医疗期满后若无法胜任工作且经法定程序,企业可依法解除并支付补偿。​ ​ 关键点包括:​​医疗期受法律保护(3-24个月)​ ​、​​特殊疾病可延长医疗期​ ​、​​解除需满足“医疗期满+劳动能力鉴定+调岗失败”三重条件​ ​,且​​违法解除需赔偿或恢复劳动关系​ ​。 ​​医疗期内绝对保护​ ​ 根据《劳动合同法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享有医疗期

2025-05-15 资格考试

解除劳动合同后查出职业病

​​解除劳动合同后查出职业病,劳动者仍有权依法索赔,关键点在于证明职业病与原工作的因果关系,且用人单位未履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义务。​ ​ ​​即使劳动关系已终止,只要在法定时限内确诊并完成工伤认定,即可主张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用人单位不得以“已离职”为由免责。​ ​ 职业病的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 ​​法律明确保障离职后职业病权益​ ​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和《工伤保险条例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厂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赔偿工人

工厂解除劳动合同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工人进行赔偿,通常涉及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 标准计算 :根据工人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工人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基数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工人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赔偿金: 适用情况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能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的 ,这一权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关键亮点包括:提前通知、法定理由、无需支付违约金的情形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即时解除 。了解这些规定可以帮助员工在需要时合法地终止劳动关系。 1.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能不能解除劳动关系

职业病确诊后,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关系 ‌,但存在劳动者严重失职、双方协商一致等法定情形除外。‌职业病属于工伤范畴 ‌,用人单位需依法承担治疗、赔偿等义务,违法解除将面临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明确 ‌。《劳动合同法》规定,患职业病且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失性理由解除合同。《职业病防治法》强调,职业病患者在诊疗、康复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特殊情形除外 ‌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观察期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业病观察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法律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核心保障。​​关键点包括​ ​:观察期属于法定保护期,即使合同到期也需自动延续;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主张赔偿或恢复劳动关系;但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或协商一致的情形除外。 ​​法律明确禁止解约​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以不胜任工作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患病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患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除非符合特定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 医疗期保护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医疗期的具体时长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一般为3至24个月。 2. 医疗期满后的处理

2025-05-15 资格考试

得了职业病调离原岗位可以拒绝吗

​​得了职业病的员工有权拒绝调离原岗位吗?答案是:可以拒绝!​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将劳动者调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且员工因健康原因拒绝调岗时,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原岗位已确诊职业病危害,企业必须依法调离并妥善安置,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明确保障劳动者健康权​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发现员工存在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时,必须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鉴定后单位会辞退员工吗

​​职业病鉴定后,用人单位不得以患病为由随意辞退员工,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员工确诊职业病后享有治疗、调岗、津贴等权益保障,用人单位需妥善安置。但若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情形,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明确禁止辞退职业病员工​ ​ 职业病被纳入工伤范畴,受《劳动合同法 》保护。员工在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期间,或确诊后丧失劳动能力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鉴定期间公司可以开除吗

职业病鉴定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要求,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需保障其权益,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对劳动者健康权利的保护。 疑似职业病病人的特殊保护 用人单位需承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调离岗位工资降低了合法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业病职工因健康原因调离原岗位时,‌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降低其工资待遇 ‌。关键在于用人单位需保障职业病患者的法定权益,包括岗位调整后的工资协商权、医疗期保护及违法降薪的救济途径。 ‌分点论述如下 ‌ ‌法律明确保障调岗后的工资权益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确诊职业病的劳动者调岗时,用人单位应综合考虑其健康状况,‌协商一致 ‌调整岗位,不得擅自降低工资标准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鉴定不上还能继续工作吗

职业病鉴定不上还能继续工作吗? 职业病鉴定未通过并不意味着员工不能继续工作。职业病鉴定的目的是确认员工所患疾病是否与工作环境或职业活动有关,以确定是否应被认定为职业病,从而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鉴定结果为非职业病,员工仍然可以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但可能无法享受职业病相关的工伤保险待遇。 1. 职业病鉴定的目的和标准 职业病鉴定通常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或鉴定机构进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在岗期间做职业病鉴定合法吗

​​员工在岗期间进行职业病鉴定是完全合法的,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者无论在职或离职,均有权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专业机构申请鉴定,且用人单位必须配合提供职业史、工作场所检测资料等关键材料。若企业拒绝履行义务,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 ​​关键法律依据与流程​ ​ ​​申请条件​ ​:劳动者需提交职业史、健康检查结果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禁忌症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吗

​​职业禁忌症员工能否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键结论是:在法定条件下可以解除,但必须遵循“调岗优先”原则,且需证明员工无法胜任任何合理岗位。若公司未履行健康检查、调岗协商等义务直接解雇,则属违法。​ ​ ​​法律明确调岗优先义务​ ​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公司发现员工存在职业禁忌症时,必须首先将其调离原岗位,并尝试安排其他非禁忌岗位。只有在员工经调岗后仍无法胜任工作,且公司已履行健康检查

2025-05-15 资格考试

生病期间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生病期间公司一般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医疗期满后若员工无法胜任工作且协商无果,公司可依法解除并支付补偿。 医疗期内的保护 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在医疗期内(根据工龄和病情确定时长)享有解雇保护,公司不得以不胜任工作或经济裁员为由解除合同。但若员工在试用期内被确诊患有精神病等特殊情形,单位可依法解除。 医疗期满后的处理 医疗期结束后,若员工无法从事原工作,公司需先另行安排合适岗位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禁忌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业禁忌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但这需要满足严格的法律条件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因自身健康状况或职业病等原因,无法继续从事当前工作的情况。以下是关于职业禁忌解除劳动合同的详细解释: 1.法律依据与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不同意

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不同意时,法律明确赋予员工拒绝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不同意,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强制解除合同,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员工拒绝协商解除的应对措施 明确拒绝理由 员工应明确表达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例如对补偿方案不满意或认为协商解除程序不合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