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患病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患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符合特定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 医疗期保护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医疗期的具体时长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一般为3至24个月。

2. 医疗期满后的处理

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若想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

  • 劳动者无法从事原工作;
  • 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安排其他工作;
  • 劳动者仍无法胜任新工作。

此时,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并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3. 特殊情况

若劳动者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则用人单位需终止劳动合同,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

总结

职工患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医疗期满后,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本文《职工患病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28747.html

相关推荐

患职业病单位能终止劳动合同吗

​​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劳动合同?关键点在于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和所处治疗阶段​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4级)绝对禁止终止​ ​,​​5-6级需劳动者主动提出​ ​,​​7-10级或未达伤残等级且合同到期可依法终止​ ​,但需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诊断期、医学观察期及停工留薪期内不得终止​ ​。 ​​法律明确保护职业病劳动者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身体有病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身体有病企业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企业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但针对职工身体有病的具体情况,法律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关键亮点包括: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法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企业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以下是具体分析: 1.职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如果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生大病单位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生大病时,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无法从事原工作,且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具体情形及法律规定 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第40条、第41条解除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返岗单位能强制调岗吗

​​工伤返岗后,单位不能单方面强制调岗​ ​,除非员工因伤残导致劳动能力下降且双方协商一致,或企业能证明调岗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关键点​ ​包括:停工留薪期内禁止调岗、协商一致原则、禁止侮辱性调岗、七至十级伤残的特殊性,以及违法调岗的法律后果。 ​​停工留薪期保护​ ​:员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时,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调岗降薪,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若员工康复后返岗,单位需评估其劳动能力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过后被调整岗位降薪

​​工伤后被调岗降薪是否合法?关键结论:企业单方面降薪违法,但合理调岗需满足“协商一致”或“依法举证”原则,且七至十级伤残员工有权拒绝或索赔。​ ​ 若员工因工伤致残(七至十级),企业需遵循以下规则: ​​协商优先​ ​:调岗降薪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否则构成违约。例如,江苏某案例中公司单方降薪60%被判补足工资差额。 ​​举证责任​ ​:企业若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调岗,需提供医疗证明或考核依据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后调岗降薪变相辞退

工伤后调岗降薪是否属于变相辞退?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根据法律规定,停工留薪期内企业不得降低工资待遇 ,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且经员工同意,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若企业单方面降薪或恶意调岗,劳动者可主张被迫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 一、停工留薪期的权益保障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有原工资福利不变 的法定权利,企业擅自降薪属于违法行为。若伤情严重,经鉴定后可延长留薪期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员工不接受调岗的后果

工伤员工不接受调岗可能面临‌劳动关系解除、赔偿争议风险及工伤保险待遇调整 ‌等后果。具体处理需结合调岗合理性、程序合法性及员工伤情等因素综合判断。以下从法律依据、实际影响及应对方向详细分析。 ‌用人单位的调岗合法性是核心前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若员工因工伤导致原岗位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可单方调整岗位,但需证明新岗位与员工能力、伤情及劳动合同约定相匹配。若调岗存在侮辱性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后不能胜任原岗位调岗后降薪

直接回答问题:工伤后不能胜任原岗位,调岗后可以降薪,但需符合法律规定。 在工作中发生工伤后,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岗位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调岗。调岗后是否可以降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1. 调岗的合理性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适当调整其工作岗位。 合理性判断 :调岗应基于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后调岗降薪4个规定

​​工伤后调岗降薪需遵循4项核心规定:​ ​ ​​①停工留薪期原待遇不变​ ​,​​②调岗需协商一致且合理​ ​,​​③降薪不得低于法定标准或显失公平​ ​,​​④伤残等级影响岗位安排权限​ ​。以下分点详解法律规定与实操要点: ​​停工留薪期工资保障​ ​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一般不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必须按原工资福利标准全额支付,不得单方降薪或调岗。若企业违规操作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后单位调岗员工不接受

工伤后,单位调岗员工不接受的情况较为复杂,关键在于调岗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与员工协商一致以及是否保障了员工的权益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员工应了解自身权利,并积极与单位沟通,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调岗的合理性 是核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工伤员工医疗期满后调整其工作岗位,必须基于以下条件:调岗是出于生产经营需要、调岗后的工作内容与员工的能力和身体状况相适应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观察期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业病观察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法律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核心保障。​​关键点包括​ ​:观察期属于法定保护期,即使合同到期也需自动延续;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主张赔偿或恢复劳动关系;但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或协商一致的情形除外。 ​​法律明确禁止解约​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以不胜任工作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能不能解除劳动关系

职业病确诊后,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关系 ‌,但存在劳动者严重失职、双方协商一致等法定情形除外。‌职业病属于工伤范畴 ‌,用人单位需依法承担治疗、赔偿等义务,违法解除将面临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明确 ‌。《劳动合同法》规定,患职业病且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失性理由解除合同。《职业病防治法》强调,职业病患者在诊疗、康复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特殊情形除外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能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的 ,这一权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关键亮点包括:提前通知、法定理由、无需支付违约金的情形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即时解除 。了解这些规定可以帮助员工在需要时合法地终止劳动关系。 1.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厂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赔偿工人

工厂解除劳动合同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工人进行赔偿,通常涉及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 标准计算 :根据工人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工人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基数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工人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赔偿金: 适用情况

2025-05-15 资格考试

解除劳动合同后查出职业病

​​解除劳动合同后查出职业病,劳动者仍有权依法索赔,关键点在于证明职业病与原工作的因果关系,且用人单位未履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义务。​ ​ ​​即使劳动关系已终止,只要在法定时限内确诊并完成工伤认定,即可主张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用人单位不得以“已离职”为由免责。​ ​ 职业病的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 ​​法律明确保障离职后职业病权益​ ​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和《工伤保险条例 》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患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患病期间并非企业可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但医疗期满后若无法胜任工作且经法定程序,企业可依法解除并支付补偿。​ ​ 关键点包括:​​医疗期受法律保护(3-24个月)​ ​、​​特殊疾病可延长医疗期​ ​、​​解除需满足“医疗期满+劳动能力鉴定+调岗失败”三重条件​ ​,且​​违法解除需赔偿或恢复劳动关系​ ​。 ​​医疗期内绝对保护​ ​ 根据《劳动合同法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享有医疗期

2025-05-15 资格考试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个人版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个人版是劳动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文书。其核心目的是明确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并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以下从定义、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模板示例四个方面详细说明: 1. 定义与适用范围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个人版是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发出的书面文件,用于表明劳动者因特定原因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生病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职工生病期间,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若医疗期满后仍无法工作且无法胜任新岗位,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并支付补偿。 医疗期内的保护 根据《劳动合同法》,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享有医疗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合同。医疗期长短根据工龄和病情确定,需保障职工治疗和康复的基本权益。 医疗期满后的解除条件 若医疗期满后,职工无法从事原工作,且经单位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因病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因病解除劳动合同的关键点在于‌医疗期保障、经济补偿权益、程序合法性及社保衔接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患病期间享有医疗期保护,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或调岗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并履行法定程序。 ‌医疗期是职工权益的核心 ‌。医疗期时长根据工作年限确定,通常为3个月至24个月不等。此期间内,企业不得随意解除合同,需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支付病假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六种员工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法中,有六种员工是不能被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特定情况下能够维持工作稳定。 这些情况包括: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