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返岗后,单位不能单方面强制调岗,除非员工因伤残导致劳动能力下降且双方协商一致,或企业能证明调岗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关键点包括:停工留薪期内禁止调岗、协商一致原则、禁止侮辱性调岗、七至十级伤残的特殊性,以及违法调岗的法律后果。
-
停工留薪期保护:员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时,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调岗降薪,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若员工康复后返岗,单位需评估其劳动能力,但无权单方强制调整岗位。
-
协商一致原则:调岗必须与员工协商并达成书面协议。若员工因伤残无法胜任原岗,单位可提出合理调岗方案(如相近岗位、薪资不变),但需避免侮辱性安排(如技术岗调至保洁岗)。
-
七至十级伤残的特殊性:一至六级伤残员工依法退出或调整岗位,而七至十级员工仍可工作。若单位主张“不胜任工作”,需提供考核记录等证据,否则单方调岗属违法。
-
违法调岗的后果:单位若强制调岗或降薪,员工可拒绝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原岗、补足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法院案例显示,企业未协商或举证不足的调岗行为通常被判定无效。
总结:工伤返岗员工的调岗需以协商为前提,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劳动者应留存证据维护权益,企业则需通过规范制度避免纠纷,共同保障劳动关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