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46条最新规定明确:工资分配需遵循按劳分配与同工同酬原则,并列举了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7类情形,补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超6个月按1年计)。
- 工资分配核心原则:用人单位必须按劳动量分配工资,确保同岗位同报酬,且工资水平应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国家保留对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权,但企业可依法自主确定分配方式。
- 经济补偿适用情形:包括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因裁员或客观原因解除合同等7类情况。例如,企业裁员(非员工过失)或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企业未维持原条件)均需补偿。
- 补偿计算细则: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若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则补偿上限为3倍工资且年限不超过12年。短期工(不满6个月)获半月工资补偿。
- 例外条款:员工因严重违纪、试用期不合格等被解雇的,企业无需支付补偿。
提示:企业需严格遵循补偿规定以避免法律风险,劳动者应留存工资记录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