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缴纳五险的金额由缴费基数和比例共同决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计算基础
-
缴费基数
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通常按当地规定的最低基数(一般为社平工资的60%)和最高基数(社平工资的3倍)之间确定。例如,某地最低基数为4000元,最高基数为20000元,工资3000元则按4000元基数计算。
-
单位缴费比例
各险种比例因地区和单位性质不同存在差异,但常见标准如下:
-
养老保险 :单位16%(含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个人8%;
-
医疗保险 :单位8%-10%,个人2%;
-
失业保险 :单位0.5%-1%,个人0.5%;
-
工伤保险 :单位0.2%-1.9%(行业风险决定),个人不缴费;
-
生育保险 :单位0.8%-1%(部分地区并入医疗保险),个人不缴费。
-
二、计算示例
假设某职工月工资8000元,单位按16%缴纳五险一金(公积金按12%计算):
-
养老保险 :单位8000×16%=1280元,个人8000×8%=640元;
-
医疗保险 :单位8000×8%=640元,个人8000×2%=160元;
-
失业保险 :单位8000×0.5%=40元,个人8000×0.5%=40元;
-
工伤保险 :单位按行业比例缴纳(如制造业1%),个人不缴费;
-
生育保险 :单位按行业比例缴纳(如北京0.8%),个人不缴费;
-
住房公积金 :单位8000×12%=960元,个人8000×12%=960元;
-
合计 :单位2040元,个人2200元。
三、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具体比例需咨询当地社保机构,如北京、上海等城市标准可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基数上限 :工资超过社平工资3倍时,按上限基数计算;
-
代扣流程 :单位与社保机构签订协议后,费用自动从工资中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