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未给员工缴纳五险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有权要求补缴并索赔损失,甚至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否则将面临罚款、滞纳金及信用惩戒等后果。以下是具体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
协商与投诉
首先与单位沟通,要求依法补缴五险。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社保稽核部门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社保部门将责令单位限期补缴,并可能处以欠缴金额1—3倍罚款。 -
解除劳动合同与经济补偿
若单位拒不补缴,员工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因未缴社保导致的医疗费、养老金等损失,单位需全额赔偿。 -
法律途径**
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时,需在1年内提出申请。仲裁可要求补缴社保、支付补偿金;若单位仍不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注意保留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链。 -
灵活处理特殊情况
若单位已注销或无力补缴,可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特殊处理,部分地区允许个人以灵活就业身份补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工伤保险等需由单位承担补缴责任。
提示:社保权益关乎养老、医疗等终身保障,切勿因短期利益放弃追缴。及时行动可减少滞纳金累积,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拨打12333社保热线获取属地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