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缴纳五险一金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补缴、滞纳金、罚款甚至刑事责任等法律后果。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劳动法》等规定,五险一金是企业的强制性义务,即使员工“自愿放弃”也无效,社保部门有权责令限期补缴并处罚款。以下是关键要点:
-
法律明确强制性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办理登记并足额缴纳。未缴纳的,社保部门可责令补缴,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不缴的,最高可处欠缴金额3倍罚款。 -
员工权益受损风险
企业未缴社保将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工伤赔偿、生育津贴等福利;员工还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若发生工伤,企业需自行承担高额赔偿。 -
“协议不缴”无效
即使企业与员工签订“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或发放社保补贴,此类约定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企业仍需补缴。 -
公积金同样强制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户口员工为强制缴纳,企业未缴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可责令补缴并处以1万至5万元罚款。
总结:企业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任何规避行为均属违法。员工若遇此类情况,可向社保部门、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