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而非仅三险。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五险是法定强制险种,任何单位不得选择性缴纳,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关键点在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由企业全额承担,个人无需缴费;若企业仅缴三险,员工将失去工伤赔偿、生育津贴等核心权益,且企业可能面临法律处罚。
-
五险的强制性与法律依据
五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必须办理社保登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需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承担。若企业拒缴,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社保部门投诉**,企业需补缴费用并可能被处以欠缴金额1-3倍罚款。 -
三险的局限性及风险
三险(养老、医疗、失业)缺失工伤和生育保障,员工遭遇职业伤害或生育时将无法获得相应补偿。例如,女职工无法申领生育津贴,工伤员工需自行承担医疗费用。部分小微企业误以为三险合规,实则是政策理解偏差或为降低成本铤而走险。 -
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政策
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群体可自愿选择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两险),部分地区允许加购失业保险,但无法单独参加工伤或生育保险。这与企业职工的强制五险有本质区别,企业不得以“灵活用工”为由规避五险责任。 -
企业合规操作建议
企业应按员工实际工资确定缴费基数(介于当地平均工资60%-300%之间),并按时足额缴纳五险。例如,2025年广州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5500元,若员工月薪5000元,需按下限标准缴纳。违规行为一旦被大数据核查发现,企业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总结:五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员工若发现单位未足额缴纳,应及时保留证据并投诉,确保自身保障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