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离职员工以未签劳动合同为由提起诉讼,用人单位需重点应对三点: ①双倍工资赔偿(最长11个月)、②劳动关系认定(需举证实际用工事实)、③协商调解优先(降低诉讼成本)。以下是具体处理方案:
-
核实诉求合法性
- 员工需在离职后1年内主张权利,超期可抗辩;
- 若已签订合同但遗失,需补充工资流水、社保记录等替代证据;
- 电子合同、录用通知等书面文件也可能被认可。
-
分阶段应对策略
调解阶段: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协商,可承诺补签合同或适当补偿;
诉讼阶段:若员工主张双倍工资,需重点证明已履行合同义务(如考勤记录、工作成果交接单);
执行阶段:败诉后需在15日内支付,否则面临强制执行。 -
预防后续风险
- 立即排查其他员工合同签订情况,补签或完善电子签约系统;
- 规范入职流程,确保合同签署与用工同步;
- 保留员工手册签收记录等辅助证据。
提示:即使败诉,协商分期支付或减免利息仍可减少损失,同时需避免报复性行为引发二次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