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可以作为结算工作的一部分,但需要根据具体审计类型和项目要求进行区分和衔接。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跟踪审计与结算审计的关系
- 工作内容差异
结算审计主要在工程完成后,根据合同对金额、进度、比例进行最终审核。而跟踪审计则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实时监控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签证变更、超支等问题。
- 时间节点不同
结算审计通常在工程竣工后进行,而跟踪审计与工程进度同步实施,贯穿施工各阶段。
二、跟踪审计对结算的影响
- 保障结算准确性
通过实时监控工程变更和成本控制,跟踪审计可避免隐蔽工程完工后才发现问题,确保结算金额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 减少结算纠纷
及时处理签证变更和成本超支问题,可有效避免结算阶段的争议,提高结算效率。
- 结算依据的可行性
若跟踪审计结果完整反映了工程实施情况,且双方认可,可直接作为结算依据。
三、实际操作中的衔接方式
- 审计结果应用
跟踪审计报告中的签证变更、成本控制等结论,可作为结算审核的重要参考,减少重复核实工作。
- 结算审计的补充
即使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仍需在工程竣工后进行最终结算审计,确保与合同条款的完全契合。
- 法律风险防范
承包方需及时响应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保留完整的整改记录,以支持最终结算。
四、注意事项
-
审计独立性 :需区分过程审计与结算审计的独立性,避免利益冲突。
-
合同条款约定 :明确跟踪审计结果与结算的关联条款,保障双方权益。
综上,跟踪审计不仅可作为结算的补充依据,还能通过实时监控提升结算质量和效率,但需与结算审计形成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