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审通过后复审阶段是否会被退稿的问题,结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外审通过后复审可能被退稿的情况
- 专家意见分歧
若两位外审专家中至少有一人建议退稿,主编可能需咨询第三位专家的意见。若第三位专家也持退稿意见,论文将直接被拒稿。
- 修改后仍不达标
即使外审通过,作者需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若修改后仍未满足专家要求,仍可能被退稿。
- 期刊调整或政策变化
极少数情况下,期刊可能因改版或政策调整,在复审阶段要求撤回稿件。
二、应对策略
- 充分理解外审意见
仔细分析每位专家的反馈,优先解决核心问题(如研究方法、数据可靠性等),避免因细节问题反复修改。
- 主动沟通与跟进
-
若收到退修意见,及时与编辑部联系,确认修改截止日期;
-
主编可能犹豫是否送第三位专家,可主动说明修改进展,争取通过终审。
- 控制修改周期
外审专家时间紧张,建议在2-4周内完成修改并提交,避免因超期影响终审结果。
- 备选方案准备
若多次修改仍无法通过复审,可考虑其他投稿方向,降低再次被拒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撤稿 :即使外审通过,也不可自行要求撤稿,否则可能因学术不端嫌疑被拒稿;
-
关注期刊动态 :若期刊近期改版,需确认研究方向是否仍符合新要求。
综上,外审通过后复审仍存在被退稿风险,但概率相对较低。作者需以专家意见为导向,高质量完成修改,以提高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