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2420元(全日制)和每小时26.4元(非全日制),法定节假日小时工资不低于62元。这一标准自2023年9月1日起实施,覆盖全市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明确剔除加班费、社保个人缴费等项目,确保劳动者实际到手收入达标。以下是关键要点梳理:
-
历史调整轨迹
北京市最低工资始于1994年,初始标准为月210元。2019年突破2000元大关(2200元/月),2021年上调至2320元,2023年达2420元,近十年年均增幅约4.3%。非全日制小时工资同步提升,2023年涨幅达4.3%。 -
标准构成规则
最低工资仅含基本工资、奖金及补贴,不含加班费、夜班津贴、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例如,月薪3000元若含400元加班费,实际工资2600元仍高于标准;但若含社保个人缴费500元,则需补足至2420元。 -
特殊情形处理
非全日制劳动者法定节假日工作按62元/小时计酬,远超日常标准。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1936元/月),停工停产期间生活费按70%发放(1694元/月)。 -
横向对比亮点
北京小时最低工资26.4元为全国最高(截至2024年),但月标准低于上海(2690元)。调整频率遵循“至少两年一调”,近年实际执行周期约2-3年。
提示:用人单位未达标准需补足差额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12333热线投诉。2025年是否调整需关注下半年政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