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旨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的服务项目。
一、政策背景与目的
- 政策背景:该计划始于2006年,由原国家人事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后由多部门联合推进。
- 实施目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推动基层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二、组织机构与实施主体
- 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联合部门:包括教育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林草局、共青团中央等十部门,共同成立全国“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
三、实施内容与岗位分类
- 服务内容:
- 支教:支援乡镇基层教育事业,从事小学、初中学科教育。
- 支农:支持乡镇农业发展,从事涉农产业建设。
- 支医:参与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从事医学检验、临床诊疗等工作。
- 帮扶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地区发展。
四、服务期限与政策支持
- 服务期限:一般为2年。
- 政策支持:服务期满后,表现优秀者有机会直接聘用为基层事业单位人员,部分岗位还可享受公务员定向招录政策。
五、总结
三支一扶计划不仅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基层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多部门协作,该项目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