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基数对照表是用于查询退休金待遇的重要工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计发基数范围
-
缴费基数上限 :按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确定;
-
缴费基数下限 :按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确定;
-
实际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在上下限之间的按实申报,无法确认时以当地平均工资为基准。
二、计发基数示例(2023-2024年)
省份 | 2023年计发基数 | 2024年计发基数 |
---|---|---|
上海 | 12183元 | 12796元 |
北京 | 11082元 | 11396元 |
深圳 | 10795元 | 10795元 |
西藏 | 10791元 | 10791元 |
黑龙江 | 6430元 | 5865元 |
新疆 | 7625元 | 7089元 |
贵州 | 6858元 | 6798元 |
山东 | 7069元 | 7618元 |
广东 | 8682元 | 8682元 |
三、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 \text{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过渡性养老金} $$
- 基础养老金 :$$(\text{计发基数} + \text{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div 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frac{\text{个人账户累计额}}{\text{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例如50岁退休195个月)
四、工龄与养老金关系示例
工龄(年) | 基础养老金(元) | 总养老金(元)(假设) |
---|---|---|
30 | 2520元 | 3453元 |
35 | 2940元 | 3935.4元 |
五、注意事项
-
具体待遇受当地政策、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及指数影响;
-
不同地区计发基数存在差异,需以退休时最新数据为准;
-
弹性退休政策实施后,计发基数可能动态调整。
以上数据为示例,实际计算需结合个人参保情况与当地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