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档案室工作职责可综合多部门文件及实际案例进行梳理,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
档案收集与接收
负责接收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级组织的各类档案材料,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分类编号、装架归档。
-
档案整理与保管
对入库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定期装订、汇编档案史料,并建立电子档案目录。确保档案完整、安全,落实防火、防潮、防盗等“八防”措施。
-
档案统计与移交
定期统计档案数量,编制档案利用报表。按照规定向县级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并建立档案移交台账。
二、制度与规范建设
-
制度完善
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包括收发登记、查阅审批、保密管理等流程,并监督执行。
-
信息化建设
推广档案信息化管理,建立档案数据库,开发检索系统,提升档案利用效率。
三、资源开发与服务
-
档案利用服务
提供档案查询、复印服务,编制档案史料汇编,为单位决策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支持。
-
特色档案建设
收集反映乡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如民俗活动记录、乡村振兴成果等。
四、安全与监督
-
安全保障
建立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防火、防盗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
-
监督指导
对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级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其规范档案管理。
五、统计与报告
-
档案统计
定期统计档案数量、种类及利用情况,向上级档案部门报送档案工作统计年报。
-
工作评估
开展档案工作自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以上职责需结合乡镇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确保档案工作依法依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