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委员会(支委)和村民委员会(村委)的权力范围和职责不同,不存在绝对的"谁权力更大"的问题。 支委是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负责政治方向、重大决策和监督;村委是村民自治组织,负责具体事务执行和日常管理,两者在基层治理中分工协作、相互配合。
-
权力来源不同
支委的权力来源于《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体现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村委的权力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村民选举产生,代表村民行使自治权。支委成员通常由党员选举或上级党组织任命,村委成员则由村民直接投票选出。 -
核心职能差异
- 支委:侧重宏观决策,如落实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党建、党风廉政等,对村级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例如重大项目立项、集体资产处置需经支委讨论。
- 村委:负责具体事务实施,包括民生服务(低保申请、纠纷调解)、村务公开、集体经济经营等,执行支委决策的同时接受其监督。
-
实际运行中的关系
在"一肩挑"(村支书兼村主任)普遍推行的背景下,支委和村委工作高度融合,但制度上仍要求区分角色。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需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支委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体现党组织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的结合。
总结:支委和村委是基层治理的"双引擎",支委把握方向,村委落实执行,共同服务于乡村振兴。村民遇到问题可根据事项性质选择向对应组织反映,两者协调运转才能保障农村发展高效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