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婚姻法对骗婚的界定主要包含虚构身份、隐瞒重大疾病、伪造财产证明三大核心情形。新规明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缔结婚姻关系并谋取利益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赔偿受害人损失。
-
虚构身份信息
包括使用假名、伪造学历、编造职业或社会地位等欺骗行为。若一方故意提供虚假个人信息诱导对方结婚,经查实后婚姻关系可被撤销,且欺骗方需退还彩礼等财物。例如谎称公务员身份骗取高额彩礼即属典型骗婚。 -
隐瞒重大疾病或生理缺陷
新规将艾滋病、严重精神疾病、重大遗传病等列为必须婚前告知事项。未如实告知且影响婚后共同生活的,受害方可在1年内申请撤销婚姻,并索赔医疗费及精神损失费。 -
伪造经济状况骗取财产
通过虚假收入证明、虚报债务或伪造房产证等方式诱使对方支付彩礼或承担共同债务的,司法机关将追缴违法所得。新法特别强调,婚后短期内(如6个月)异常转移共同财产的行为可直接推定骗婚动机。
注意:遭遇骗婚应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新法实施后,民政部门将联网核查婚姻登记信息的真实性,从源头减少骗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