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离婚法律规定主要围绕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处理及诉讼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变化如下:
一、离婚程序与冷静期
-
协议离婚新增冷静期
协议离婚需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30日内完成,期间任何一方可撤回申请;冷静期结束后的30日内需共同申领离婚证,否则视为撤回。
-
诉讼离婚分居年限调整
判决不准离婚后,分居满1年可再次起诉,法院应准予离婚;若存在家暴、赌博等过错行为,可不受分居年限限制。
二、财产分割规则
-
个人财产范围扩大
包括婚前全款财产、父母明确赠与且未过户的房产、遗嘱或赠与明确指定一方的财产、书面协议约定的个人财产等。
-
共同财产认定细化
-
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需补偿对方;
-
一方挥霍共同财产可少分或不分;
-
网络打赏、赌博等恶意支出可能影响分配。
-
-
特殊情形处理
-
未办理结婚登记或婚后未共同生活的彩礼需返还;
-
一方隐藏、转移财产可判净身出户。
-
三、子女抚养权
-
年龄与意愿优先原则
2周岁以下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8周岁以上尊重子女意愿。
-
抚养权争议解决
-
父母双方对抚养权有争议时,法院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
-
抢夺、藏匿子女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失去抚养权。
-
四、债务与家庭关系
-
共同债务界定
仅限夫妻共同签名、事后追认或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
超出家庭日常生活的债务需证明用于共同生活或生产经营。
-
家庭暴力法律制裁
存在家暴、赌博等行为的,法院优先判给无过错方抚养权,并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
父母出资购房归属
未明确赠与的购房款归出资方子女所有;
部分出资按比例分割,需综合考虑婚姻贡献等因素。
五、其他重要变化
-
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的分离 :协议离婚需冷静期,诉讼离婚无此限制;
-
家务劳动补偿 :全职配偶可主张离婚时给予经济补偿。
以上规定旨在平衡婚姻双方权益,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通过细化财产分割规则遏制恶意转移财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