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婚姻法下,离婚财产分割以“实质公平”为核心,重点调整房产归属、家务补偿、债务认定等规则。房产明确“谁出资谁所有”,全职主妇(夫)可获无上限补偿,共同债务需“共债共签”,同时严惩转移财产行为,保障无过错方权益。
-
房产分割更重出资来源
父母婚后出资购房,若未明确赠与双方,房产归出资方子女所有,但需对另一方合理补偿(如共同生活年限、子女抚养贡献)。婚前房产加名不再自动平分,需结合赠与目的、婚姻存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判定。 -
家务劳动价值获突破性认可
全职主妇(夫)可依据家庭贡献主张补偿,金额参考当地收入及家庭承受能力,不再限于5万元上限。例如深圳案例中,一名全职主妇因多年育儿和家务获高额补偿。 -
共同债务范围严格限定
仅双方共同签字或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如医疗、教育)属于共同债务。超出部分需债权人举证用途,否则由举债方自行承担,避免“被负债”风险。 -
过错方财产分割受严惩
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的一方可能少分或不分财产;离婚后发现的,另一方可在2年内起诉重新分割。例如婚内擅自大额打赏或赠与第三者财物,均属无效行为。 -
婚内财产协议效力提升
书面协议优先于法定分割,鼓励夫妻明确财产归属。未约定的情况下,按出资比例分配,削弱“加名保权益”的传统做法。
2025年新规通过细化财产分割规则,既保护出资方权益,又肯定家庭隐形贡献,建议提前规划财产协议并保留相关凭证,以应对可能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