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国家对物流的政策聚焦于降本增效、枢纽建设、多式联运和绿色转型,通过顶层设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加速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
-
降本增效成为核心目标
国家通过税费减免、通行费优化等政策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延续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政策,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2020年《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降**度性成本和综合成本,目标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5%左右。 -
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加速布局
2018年《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目前已分6批布局151个枢纽,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枢纽类型涵盖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等,中央预算内资金对单个项目补助比例最高达30%,并支持通过REITs融资。 -
多式联运与产业融合深化
政策强调“宜铁则铁、宜公则公”的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公铁水空协同发展。2020年《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建专用设施,优化供应链管理,例如整合大宗商品物流路径、发展高铁快运等专业化服务。 -
绿色物流与技术创新并进
新能源物流车购置补贴、充电桩建设等政策推动低碳转型,同时推广可降解包装。2024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动方案》提出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分拣、智能仓储)提升效率,要求物流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流程精准调度。
未来物流政策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国际物流通道能力,并通过科技与绿色双轮驱动,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