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限额内优先赔偿
关于车祸一死一伤的赔偿案例,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可总结如下:
一、责任认定与赔偿比例
-
责任划分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有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均有过错的,按比例分担。
- 例如:一方全责,承担100%责任;双方都有过错,按责任比例分担。
-
交强险限额标准
交强险无责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有责赔偿限额为18万元(2020年改革后标准)。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由机动车方或所有人赔偿。
二、具体赔偿项目
-
死亡赔偿金
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20年。例如:某地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万元,则死亡赔偿金为6万×20=120万元。
-
丧葬费
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标准计算。
-
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被扶养人年龄、户籍性质及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计算15年或20年(60周岁以上)。
-
医疗费用
包括诊疗费、药费、住院费等合理支出。
-
误工费
按受害人实际误工时间计算,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同类行业平均工资。
-
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数、护理期限及护理人员收入状况计算。
三、特殊情形处理
-
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
由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责分担。
-
逃逸或违反交通规则
除民事赔偿外,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如交通肇事罪),并处罚金、吊销驾照等。
四、案例参考
案例:广西贺州交通事故纠纷
杨某学驾驶不符准驾车型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法院认定杨某学负主要责任,卢某兴负次要责任。最终在交强险限额内按比例分配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杨某书因未投保交强险及允许无证驾驶存在过错,需承担相应责任。
总结
车祸一死一伤的赔偿需结合责任认定、实际损失及法律规定综合计算。建议事故双方及时联系交警部门、保险公司,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