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负全责但得不到谅解的法律后果,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分析如下:
一、刑事责任
-
基本刑罚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负全责的,通常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
赔偿与谅解 :若肇事者主动赔偿损失并取得家属谅解,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
-
自首情节 :如存在自首行为,可进一步从轻或减轻处罚。
-
-
无谅解的后果
若家属拒绝谅解,法院将依据法律规定严格量刑,通常判处1.5-3年有期徒刑。
二、民事责任
-
赔偿义务人
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对特定情形下的交通事故负直接责任的,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条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
保险理赔的影响
-
若肇事车辆投保且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将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
若存在免责情形(如逃逸、酒驾等),保险公司可能拒赔,需肇事者自行承担差额。
-
三、其他考量因素
-
经济能力与赔偿能力 :若肇事者经济困难且无法承担赔偿,可能影响刑事判决的酌定从轻幅度。
-
家属决策建议 :
-
若仅追求经济赔偿,可考虑接受肇事者支付的赔偿款(可能低于法定标准);
-
若坚持追责,需通过法律程序索赔,但可能面临执行风险。
-
四、总结
-
无谅解的最终结果 :大概率判处1.5-3年有期徒刑,具体视情节调整;
-
**策略 :建议通过律师协调赔偿与谅解,同时主张刑事从轻情节,以降低刑罚幅度。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