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需重点关注蜱媒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呼吸道传染病(水痘、风疹、流感)、手足口病及食源性疾病(如诺如病毒)。部分地区还报告了流脑、肺结核、狂犬病及恙虫病等风险上升,而禽流感(H5N1)在动物间的传播也需警惕。
-
虫媒传染病风险突出
随着气温回升,蜱虫活动频繁,户外活动可能引发蜱虫叮咬,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恙虫病在植被茂密地区同样需防范,症状包括高热、皮疹等。 -
呼吸道传染病持续存在
水痘和风疹进入季节性高发期,儿童聚集场所易出现聚集性病例。流感虽总体下降,但甲型H1N1仍是主要流行株,需注意防护。流脑(突发高热、头痛)和肺结核(长期咳嗽、低热)的传播风险不容忽视。 -
手足口病与食源性疾病叠加
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病例逐渐增多,5岁以下儿童为重点人群。诺如病毒等食源性疾病因春季祭祀、聚餐活动增加而高发,需注意饮食卫生。 -
动物源性传染病潜在威胁
禽流感(H5N1)在鸟类、家禽及奶牛中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人员风险较高,需避免密切接触并做好个人防护。
春季出行和聚集活动增多,建议加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如麻腮风、水痘疫苗),户外活动时做好防虫措施,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