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通常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固定津贴等。具体基数可能因地区或企业规定略有差异,但核心原则是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工资计算。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法律明确规定基数范围
我国《劳动法》规定加班费按“工资标准”计算,多数地区明确要求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为基数,不包括浮动奖金、补贴等非固定收入。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允许将固定津贴纳入基数。 -
常见计算方式
- 工作日加班:基数÷21.75÷8×1.5×加班小时
- 休息日加班:基数÷21.75÷8×2×加班小时
- 法定节假日加班:基数÷21.75÷8×3×加班小时
-
企业违规操作需警惕
部分企业会以最低工资或“打包价”作为基数,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要求按实际工资重新核算,并保留考勤记录、工资条作为**依据。 -
特殊情形处理
计件工资者按定额单价折算时薪;无明确约定的,按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基数。
合理计算加班费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建议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工资结构,遇到争议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