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是企业每月根据员工实际劳动情况预先核算薪酬成本的关键步骤,核心涉及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与费用分摊,需区分公司承担部分(社保、公积金)与个人代扣部分(个税、社保)。以下是详细分步解析:
-
计提工资总额
根据员工岗位归属,将应发工资分摊至对应成本费用科目,同时确认负债。例如: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按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含个人承担社保、公积金) -
计提公司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
企业需同步计提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单位部分,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社保(或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或公积金) -
发放工资时代扣款项
实际发放时,需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及个税,剩余部分支付给员工: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实发金额)
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公积金(代扣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缴纳社保、公积金及个税
将代扣款项与公司承担部分一并缴纳至相关部门: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公积金(代扣部分)
贷:银行存款
个税缴纳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总结:计提工资需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确保费用与负债同步确认。企业应根据实际薪酬结构细化科目设置(如福利费、教育经费),并注意跨期工资的分配逻辑,以保障财务合规性与数据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