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上月员工工资的会计分录需区分计提和实际支付两阶段,核心科目涉及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现金及相关费用科目。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计提阶段(月末)
按应发工资总额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例如:
借:管理费用-工资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0 -
代扣代缴项目
从应发工资中扣除社保、个税等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和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例如: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0
贷:银行存款 45,000
其他应付款-社保 3,500
应交税费-个税 1,500 -
实际支付阶段(次月发薪)
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若存在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附加计提,需同步处理。
提示:企业需确保会计分录与工资表金额一致,个税申报数据需与账面代扣数匹配,避免税务风险。跨月发放工资务必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过渡,清晰反映负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