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主要围绕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展开,通过多维度支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是核心政策解析:
一、产业支持政策
-
特色产业培育
以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为牵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例如,平凉市提出到2025年底,肉牛饲养量达16.5万头、苹果产量60万吨等目标。
-
联农带农机制
强化项目实施、工作方式优化及监测监督,确保产业收益惠及农户。包括加大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支撑和强化保险保障。
二、人才与社会保障政策
-
就业与技能培训
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高校毕业生、企业职工等群体。
-
社保与职称政策
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费代缴,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提升全科医生及基层人才待遇。
三、土地与基础设施政策
-
建设用地支持
过渡期内每年安排6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乡村振兴,严格生态红线管控。
-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优先布局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及通用机场,改善区域发展条件。
四、东西部协作政策
通过人才技能双向流动,支持重点帮扶县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以上政策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人才等资源,形成系统性支持体系,助力重点帮扶县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